范文参考网
范文参考网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提升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的思考
范文搜索

提升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6 编辑整理:调研报告 来源:范文参考网 手机版

  本页是范文参考网最新发布的《提升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的思考》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提升地方税收财政收入贡献度的思考

近年来,全市地税部门坚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宗旨,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征管措施,优化税务环境,积极组织收入,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必须摸清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增添工作措施,实现税收平稳快速增长。
一、近五年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情况
(一)地方税收占公共财政和税收收入比重逐年增长。20xx年至 20xx 年,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公共财政收入 54.7 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收入总量的 49.1%。地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由 20xx 年的 41.1%提升至 20xx 年的 53.9%,对财政贡献率达62.7%;地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由 20xx 年的 74.3%提升至 20xx年的 85.1%,对税收贡献率达 90.8%。
(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种增收贡献突出。20xx年至 20xx 年,营业税对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收贡献率为 17.0%,增收贡献居预算收入首位;企业所得税增收贡献率为 13.0%,增收贡献居预算收入第 3 位;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增收贡献率分别为 10.5%、8.2%、6.7%,增长贡献分别居预算收入的第 4、5、6 位。
(三)房地产、建筑安装业为财政收入提供近半增量。20xx年至 20xx 年,全市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工作总结工业、服务业对公共财政收入增收贡献率分别为 37.5%、10.9%、7.6%、6.6%,其中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的贡献率达 48.4%,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二、制约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的因素
(一)经济总量较小和产业结构不优,制约经济创税能力。从经济总量看:20xx 年,全市生产总值居全省第 14 位,但人均生产总值居全省第 19 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 22298元、13572 元。从产业结构看:20xx 年,全市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 8.5 个、4.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 15.4 个、4.2 个百分点,一产高、三产低的经济结构拉低了经济整体创税能力。
(二)传统工业税源发展空间受限,新兴产业税源支撑不强。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但工业税收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局面尚未改变。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市场对煤炭、电力、建材的需求降低,全市煤炭、电力、建材行业税源发展空间受限。全市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加工等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对地税的贡献仍然较低,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地税收入仅占地税总量的 3.8%。
(三)财税收入增长倚重房地产业,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xx 年,全市建筑安装和房地产税收占公共财政收入 36.9%,占地税收入的 60.9%,财税收入对房地产业依赖度过大。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等因素,20xx 年以来,中省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紧缩政策,作为地税支撑的房地产后续税源增长乏力。热门思想汇报同时,由于近年来房地产税收的高增长,是建立在房价地价快速上涨和耕地占用税欠税集中清理的基础上,由此带来的税收规模扩展和财政收入较快增收是不可持续的。
(四)政策调整抑制税收规模扩张,影响财政收入总量增长。分税制实施以来的税制改革或税收政策调整,大多体现为地方税种停征或调减,使国税与地税、中央级税收与地方级税收呈现一增一减的反差。同时,自 20xx 年起,缴纳增值税的新办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征管,导致地税企业所得税税基缩减。下一步,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削减地税收入规模,制约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提升,影响财政收入增长。
三、提升地方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着力经济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对税收的贡献度。
1.壮大经济税源总量。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导向,着力引进投资额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地方经济总量。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有关税收政策研究和指导,大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个人简历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最大限度释放消费需求,构建以综合服务功能区为龙头,以区域商贸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专业连锁、特色街区、乡镇市场为主体的多层级商贸体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2.优化经济税源结构。调优第一产业。坚持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道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创税能力。调强第二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实施特色工业园区带动战略,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支撑税源。调高第三产业。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加速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拉长旅游服务和商贸服务产业链,扶持发展教育产业,打造产业亮点。
3.提
范文网参考手机移动版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范文参考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范文参考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TOP100范文
范文参考网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cw.cn#live.cn (注#改为@) QQ:970873901
范文参考网 | WAP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投稿指南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Copyright fw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