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范文参考网 > 报告总结 > 工作总结 > 德育工作总结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范文搜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7-10-08 编辑整理:工作总结 来源:范文参考网 手机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之我见

名山县黑竹镇中心小学 殷小伟

摘 要:未成年人的素质如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未成年人成长发育规律,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思想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创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正文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据统计,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我们看到,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范文TOP100也面临严峻挑战。社会方方面面非常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群众对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是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

而紧迫的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此项工作。

一、环境熏陶----“让学校充满文化气息”

有人

讲,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最需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氛围。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如果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因此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育人功能,要让“学校的墙壁都会说话”、“花草能言情”。

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范文参考网实际上,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在研制这样的“泡菜水”,去营造一种读书、学习、求真、向善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文化,文化,根本在化,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其中,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真实再现。

二、、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渠道。学校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上向善的环境发展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可见,建树一个合格、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1、针对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育

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不区分年龄,不考虑未成年人认知能力,笼而统之地进行单向灌输、集体受教、僵化而少活动教育的现象,致使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发展需要和符合未成年人成长各个阶段特点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入手,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各类教育的首位,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未成年人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范文写作首先,学校应着力于订立校本德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课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因为,德育实际上是模塑人的道德文化生命的过程,因此就需要通过课程的方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文化,学生在其中所获得的是一种表现其真实人性的独特方式(包括语言、情感和行为),是一种不竭的生命滋养,它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

再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方法,使其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生应以《守则》《规范》的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

习惯,努力培养他们“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真实感情。

2、把握德育工作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深化基础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才可能实现各种正向价值的传递。也就是说,德育要以智育、体育、美育为载体,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情感发展。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教材、思想汇报专题进课堂、进学校工作评估活动,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在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从而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整体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去阅读课外书籍,去丰富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去体验心灵,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懂得生活真义。要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以配合德育,包括德育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学校教育和德育的一体化,达到“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做人”的教育目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按照不同年龄段开展不同的德育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目的。

3、开展互动教育,启发、调动未成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

好奇和渴望,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改变过去以教育者为中心、以考试成绩高低论成败的思维方式,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自信心、进取心和创新能力。由过去“我讲你听”、“一元单向”传播形式变换为互动的形式,使之由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苦读书”变为“乐读书”,由“乐读书”变为“好读书”。因为在互动教育中一个群体经过共同努力、互相沟通,把他们对某个问题的背景知识和观点集中在一起,并且通过思维交流以期稍能接近真理或取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恰恰体现了科学的真谛。为此,既要充分体现未成年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

4、关注突出问题,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确保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加剧,矛盾凸显,未成年人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普遍智力发育较好,但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同时,由于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因家庭经济、家庭教育、以及生活的各种挫折等,使许多学生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因素的

下页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综合影响,是未成年人由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人格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德育必须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未成年人理想道德、法制诚信、健康卫生专项教育,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搞好心理咨询服务,关心他们人格健全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应针对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情景模拟、心理疏导等进行思想教育,要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校园主题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力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面对挫折与承受压力的能力,使之成为有健康人格、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坚持齐抓共管,重视和创新家庭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密不可分。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育人的起点和摇篮——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道德水准养成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中,即日常生活的言行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子女一生的成长过程其及优劣与家长的教育影响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帮助未成年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识别美与丑、真与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确立远大志向和抱负。可以说,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实际出发,根据其生理、心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努力克服“大空远”等倾向,使

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把家庭教育落到实处。

1、坚持从小事做起,正确引导,循序渐进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表明,幼儿主要受家庭影响,小学生主要受家庭和学校双重影响。而初中生受社会、家庭和学校影响,则基本上平分秋色,高中生侧重受学校和社会影响。教育是一种约束力,是让孩子从源生态的人“蜕变”为社会道德约束下的常态的人。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规律的。一个人的婴儿时期是他们的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人在7岁以前的6年中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特别是在未成年时期接受的熏陶、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极大作用,对人的素质有着奠基性影响。怎么教,就怎么学。未成年时期特别是少儿时期,人生经历极短,缺乏生活的磨练,理解能力又差,不懂得社会,不了解人际关系,不体悟人生,是一个不完全的人。因此,后天的教育极为重要,德育是核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符合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内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日常司空见惯的小事,找到孩子思维易于接受的有效载体,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和内涵。注重对他们进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习惯。各级中小学要全面落实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应以此为经常性、基础性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提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和

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美德,树立法制观念,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2.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作好第一任老师 家庭,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不是教师,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作好父母不仅是对自己家庭的贡献,更是对社会的贡献,在孩子成长的关键岁月,使之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家长付出怎样的爱心、耐心、精力都不为过。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人。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提供动力,保证后果。方向一错,全盘皆错。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情感应贵于智力。如今家长学校最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智力而非情感,是灵性而非人性,是做事而非做人。当我们高兴地看到小数学家、小物理家、小画家、小音乐家等纷纷涌现时就不能不忧虑地想到把智力、灵性、做事放在首位,孩子长大后,将成为什么样的“家”?什么样的“材”?因为德育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做人的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亦即人文德育,应占有优先地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而言,人文德育绝不是抽象的、说教的,而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在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首先是教孩子学会“爱”,懂得“耻”。一个不会爱别人的人,又怎么能爱自己?实践证明,孩子在学会爱别人同时也是爱自己。要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孩子懂得:社会是由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共同创造的,要关心和爱护社会上每一个应

当爱、值得爱的人,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定由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共同经营的,所以要关心和尊重家庭中的每个人,这是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的人才可能对这个社会、这个家庭做出贡献,成为受社会和家庭欢迎的有道德的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抓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这个创新包括观念、内容、形式的创新,即由家长为主的“教”的观念转变为以孩子为主的“学”的观念;由重视知识的积累转变为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由一元单向传播的形式变换为多元互动的形式。必须从净化家庭环境做起,从家长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小时的一点一滴开始,从细微入手,注重自身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为孩子作表率,用健康的人格力量激励教育孩子,用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用良好的道德习惯引导孩子。要做学习型父母,就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在欢乐轻松的环境中领略人生和自然的丰富多彩,让孩子接受艰苦奋斗生活的“磨练”,在逆境中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使之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优秀的家长——合格的第一任老师。

3、从家庭教育入手,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火墙。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多方位的学习,而日常生活习惯则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相对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要重视家

庭这个课堂,重视每位家庭成员的第一任教师的地位和言传身教的作用。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孩子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行和生活习惯,是学前教育的关键。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对孩子能力、兴趣、爱好等的培养上。书本知识则要通过灵活、有趣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因而各级党政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以家庭为基础,大力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制定《家庭教育“十五”计划实施方案》;二是指导家长为子女健康成长做好表率,利用媒体宣传优秀事迹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广泛开展“以德立家、以法护家、以文化兴家”为重要内容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使之成为学习型家长。现在的未成年人多数属独生子女,“四二一”型的家庭结构已经形成,“隔代养育”现象越来越突出。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人及社会有关部门,必须研究和总结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殊规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今天的德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千万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教育“复杂”的对象。据调查,单亲家庭、残障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也十分薄弱,许多违法犯罪的孩子都来自这些家庭。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带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组成的闲散于社会上的未成年人群体演绎成团伙作案的问题,更应分类研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上页 下页 余下全文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

四.坚持实践育人、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社区为平台延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域。德育教育的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等环节结合而成的,其中实践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思想道德建设的本质是实践。据调查一个人一生所需知识,在学校学到的仅占10%,而90%是出身社会后,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学到的。这就是说,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己,从而扩展和丰富精神世界。学校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的老师。

1、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两个阵地,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既进行认知教育又开展实践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在体验学习和道德成长之间的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中,感悟道德,磨练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言与行的统一,成为既有崇高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为祖国(转 载于:www.fwwang.cn 范文参考网)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创业教育,培养他们创业精神。因为这一代未成年人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当他们走进社会时,更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更需要他们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未成年人的创业精神作

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中使之增强创业勇气,提高创业意识,增长创业技能,勤于动手,大胆实践,不断创新。通过实践体验把创业的意识和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不断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虽然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便根源在成人社会。社会是一本无字教科书,是人生的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未成年人心中打下深刻烙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既是民族延续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又是爱护未成年人,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把优化社会软硬环境和搭建社区教育平台,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性工作切实抓好。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02.26)

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新局面(2006.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3.17)

④网络如何能左右青少年德的成长(2005.09.19) ⑤育的发展价值(2004.07.13)

上页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未成年人、教育、思想道德、孩子、学校、家庭、德育、社会,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范文网参考手机移动版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范文参考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范文参考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TOP100范文
范文参考网
范文参考网 | WAP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投稿指南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Copyright fw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