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参考网
范文参考网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课题调研-关于小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的思考
范文搜索

课题调研-关于小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03 编辑整理:调研报告 来源:范文参考网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课题调研-关于小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的思考》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范文参考网。

课题调研-关于小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的思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曾做过这样的判断,“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二十一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重要事件”。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13.4亿人中有55.68%居住在城市,而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仅20%。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城市板块的重要结构单元,高速的城市化堆积了大量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问题、矛盾和风险,很多城市化问题不可回避地聚焦到了小区,小区治理不了、社区治理不好的现象日益突显。小区不治影响社区,社区不治影响社会,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体系的核心,必须及时跟进,把党组织建在小区上,把党建工作深入到小区中,引领小区治理,服务城市居民,构建城市和谐。

2017年8月,在省委组织部指导下,xx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深入9个不同类型小区的12个党组织开展调研分析,了解小区建党与党建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 小区党建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必然趋势

(一)小区党建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受到人民拥护,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据统计,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60%以上的城市居民居住地已由传统的单位院落热门思想汇报、居民胡同、生活街区、城乡结合部自建房转入了各类相对集中、规范的住宅小区,大量农村失地农民也转入了城市小区,城市“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区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区已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演变成为党组织服务人民的前沿阵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要在哪里”,而当前城市基层党组织仍然以社区为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向下延伸不够,在服务群众上存在一定的空白点和滞后性,迫切地需要将党组织下沉到小区,走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小区党建是抓实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领域。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调查显示,当前,在住宅小区中,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占了小区党员总数的60%以上,这批党员工作之余都生活在小区,是党的形象在小区居民中最直接的“代言人”,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小区延伸的直接践行者,理应在小区的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现实中,小区几乎是党员管理的“盲区”,个人简历多数党员满足于当“8小时党员”,回到小区后不愿亮明身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居民,甚至落后于普通居民,对公共事务和群众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党员甚至妄议上级政策,在小区居民中散布不良言论,传播负能量;个别党员锱铢必较、与民争利,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群众感情,给党的形象抹黑。长期蓄积起来,必然会影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侵蚀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对小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迫切地需要将党组织建到小区内,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小区内。

(三)小区党建是巩固城市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的有效途径。当前,城市人口数量剧增,来源复杂、价值多元,社区党组织治理的压力不断增大,联系服务、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居民群众的精力投入不足,急需采取新的举措机制,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步伐。住宅小区作为城市人口的主要承载区域,是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在目前小区普遍实行的“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二元治理结构中,物业管理属于企业行为,难以承担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事务,业主委员会作为新兴群众自治组织,成立、运行和作用发挥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管,自治作用存在一定的探索性、狭隘性和盲目性,造成群众认可度低,管理效果不好。在公民维权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小区居民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迫切地需要党组织运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工作总结在小区治理中发挥核心引领功能,有效协调各方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小区党建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当前,各城市小区所处的城市区位、建设规模、环境风格、配套设施呈现了不同的类别和特点,同一小区内的居民在经济收入、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对的一致性,对于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互敬、友爱的小区文化具有特有的优势,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而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在意识形态领域服务上先天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迫切地需要通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立融精神文明、道德教育、文化传播、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服务载体,通过小区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等经常性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 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xx实践”

近年来,xx市“两化”互动和城市化建设迅速推进,为xx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城市治理衍生了新的课题。范文写作针对发展中的问题,xx坚持立足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以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试点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xx实践”。

(一)坚持统筹规划,绘出小区党的建设“路线图”。一是科学谋划,让小区党建“有基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开展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摸底排查,对全市城市人口年龄结构、阶层结构、服务需求、小区结构等进行大数据分析。经统计,全市城市人口100余万人,住宅小区3405个,新建小区占比57.4%,老旧小区占比22.7%,老旧院落、单位大院、自建房占比19.9%,希望提高小区管理和治理的群众占比达到87.2%。二是分类实施,让小区党建“有特点”。按照前期分析结果,在市中区、峨眉山市、沙湾区针对性开展小区党组织建设,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和老旧院落建立1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其中,新建小区党组织17个,老旧小区党组织7个,院落党组织3个。通过分类试点,总结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小区党建打下基础。三是机制保障,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让小区党建“有规矩”。指导三个试点区县建立涵盖试点小区、社区、街道、县级部门的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定期研究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组织部门派驻小区党建指导员,指导基层试点工作,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

(二)突出核心引领,打造深入小区的治理“桥头堡”。一是管起来,成为小区治理生态中的“引路者”。指导10个试点小区党组织通过资格审查、党员参选等形式对业主委员会换届进行指导,确保组织认同、群众信任、能力过硬的业主担任业委会主任。二是坐下来,成为小区各方利益的“仲裁者”。所有试点小区均实行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交叉任职,将支部会开成“协调会”,搭建起小区内部各方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的平台。试点以来,滨湖国际、嘉盛优品等18个小区内部利益纠纷从过去的每季度300余起降至今年三季度的18起,一些小区内部的乱象得到有效缓解。三是严起来,成为小区内部运行的“监督者”。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监督作用,成立由小区党员组成的监委会21个,监督业委会实施财务公开、事务公开,对物业公司履职情况进行督查,构建了“多一双眼睛发现问题、多一双手帮助解决问题”的治理格局。

(三)强化功能发挥,奏响群众身边的服务“大合唱”。一是一插到底,建设“家门口的党支部”。小区党组织分类建立流动党员、心得体会在职党员、无职党员3本台账,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生活,有效激发了小区党员身份意识和引领意识,主动到小区“双报到”的党员达到6600余人。二是服务下沉,设立“家门口的便民点”。建立小区党群服务中心21个,承接社保年检、户口办理等20余项行政事务代办和居家养老、幼儿辅导等11项公共服务,有效缓解了社区人少事多、居民办事不便的局面。今年3季度累计代办行政事务4800余项,服务群众9600余人次。其中,滟澜洲小区党支部设立业主“心愿树”,定期向小区党员分配“心愿”累计140余件,“办事找支部”已成为小区居民的普遍共识。三是主动亮相,培育“家门口的好党员”。滟澜洲、莱茵水岸等21个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我家有党员”亮身份行动,建立以党员为圆心,立体覆盖的楼层服务网络,在邻里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当好调解员和服务员,让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精准到家门,大量过去不配合、不亮相、不开门的“休眠”党员主动亮出了身份,积极投身小区建设和群众服务。截至目前,注册“我家有党员”家庭服务站500余个,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

(四)激发率带作用,点亮共治共享的基层“新路标”。一是主动介入,发挥组织优势开展“区域共建”。以峨眉花园、百诺园为代表的试点小区鼓励党员自发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26支,修缮小区破旧设施119处,范文内容地图消灭卫生盲点44处;整合上级党委、房地产开发商、热心业主资源,共建规范化小区党组织阵地21处,党群休憩点105处。试点小区综合环境明显改善,立事达集团将小区共建工作作为楼盘卖点,房价有明显上浮。二是主动担当,发挥党员牵头作用开展街区“区域共治”。针对一些老旧院落和自建房聚集点“全开放式”建设布局。无法开展规范物业管理的问题,社区党组织牵头,划分为若干楼栋单元,以党员为主体担任楼栋长,协调居民党小组力量,构建楼栋自治,街居共治的综合治理格局。三是主动引领,促进小区内部邻里之间“区域共享”。小区党组织积极组建“小区党群沙龙”,鼓励行业带头人业主、热心党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鼓励能人党员、能人业主积极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开办少儿兴趣班11个、心理咨询站4个、法律援助站7个,进一步提升了小区居民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总结xx市小区党建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对小区党建工作有以下体会和认识: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党组织对小区管理生态的绝对领导。坚持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三方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组织监督指导作用,确保小区内部运行规范合理。二是必须着力促进党组织在小区内部的功能发挥。范文参考网小区党组织当好小区群众的“指路灯”,也要当好提供服务的“百货箱”,通过服务凝聚民心,通过引领汇聚党心。三是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对小区发展的引领作用。要认真摸清底数、严肃党员管理、唤醒“休眠”党员,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党员身份意识和引领意识,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在身边,服务在身边,提高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四是必须强化小区党建的要素保障。社区党委要充分协调区域内单位为小区党组织建设提供服务支持、资源支持和信息支持,为小区党组织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小区党组织建设“生根发芽”。五是必须立足实际分类开展小区党组织建设。要立足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认真分析小区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群众诉求情况,有针对地在新建小区、老旧小区、老旧院落开展小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小区党建“实打实”。

◇ 小区党建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xx市在建立“党建引领、一核多元”的小区治理体系上,作出了一定的有益探索,但是,受思想认识、法律支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党组织广泛引领小区治理的形势仍未形成,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小区党组织融入小区治理的进度。部分基层治理者、党员和群众对小区党组织认识有偏差,导致党建工作在小区下沉不力,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弱化、虚化和边缘化。一是治理者嫌麻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社区承接大量上级行政事务和中心工作,长期处于“人少事多”状态。部分乡镇(街道)领导和社区干部的治理思维停留在“治已病”阶段,把在小区建立党组织视为“没事找事”;或者把小区党组织工作局限在开展“三会一课”等常规组织生活的“体内循环”,认为参与小区治理是“多管闲事”。二是党员怕约束,认为“党组织管得太宽”。在职党员“单位党员意识”较强,“小区党员意识”较弱,对小区党组织的监督管理抱有抵触和排斥心理,不愿主动亮明身份、发挥作用,难以成为小区治理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小区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三是群众不认可,认为“党组织横插一脚”。小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部分小区里“业主自治”成了“业委会自治”,个别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担心小区党组织打破既有利益格局,不愿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出了问题又把“烂摊子”丢给党委政府,间接造成了行政成本增加。

(二)支撑体系不完善,削弱了小区党组织领导其他组织的底气。现有党内规章和法律没有对小区党组织领导小区治理作出明确,小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缺乏理论支撑。一是党组织核心地位没有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规章明确了乡镇(街道)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对本地区工作的领导权限,但小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没有明确,还是政策“盲区”,小区党组织在领导小区治理时名不正言不顺。二是党组织职责权限不够明确。小区党组织的职责功能没有规范性文件指导,在小区治理中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对个别涉及经费和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问题不敢大胆发表意见。三是党组织作用发挥难以复制。目前,党组织参与小区治理主要依靠党员个人作用发挥和事后介入,充当“信息员”“救火员”的时候多,事前介入、主动作为的时候少,党建工作引领小区治理还未形成成熟的、可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指导体系。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限制了小区党组织科学治理水平的提升。小区党组织规范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实现小区治理的科学化。一是行政建制调整滞缓。在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大背景下,“万人小区”“十万人社区”频现。例如峨眉山市滨湖国际小区住户超过1万人,市中区柏杨社区直接管理108个住宅小区,市中区肖坝社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街道、社区建制并未适时调整,人口“超载”直接造成社区超负荷运转,“小马拉大车”越来越吃力。二是多方治理难成合力。部分社区“大党委”体制运行不规范,社区党组织统筹其他力量参与小区协同共治的作用发挥不够,多方共同参与的沟通联动、矛盾调处、议事决策和监督管理等机制尚未形成,难以形成小区治理合力。三是工作机制随意性大。个别地方招聘社区干部片面注重个人威信和办事能力,忽视德才素养和道德品行,部分社区干部习惯于依靠人际关系和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奉行“不管这法那法、摆平就是办法”,依法治理的思维和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四)要素保障不充分,局限了小区党组织政治服务功能的发挥。“没有地利人和,缺乏真金白银”。乡镇(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负责人在调研中普遍反映,缺人、缺钱、缺阵地是制约小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最大现实因素。一是书记难选育。小区党组织中,在册党员多为退休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在职党员时间精力达不够,选任一名好书记“可遇而不可求”。部分地区并未落实小区党组织书记的基本待遇,或给予较低数额的补助(峨眉山市小区党支部书记400元/月,市中区暂未发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区党组织书记的选任。二是经费难保障。目前,xx市小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尚未列入财政统一预算,党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日常办公“捉襟见肘”,服务群众“有心无力”。三是阵地难落实。党组织办公场所未纳入小区建设公共用房整体规划,部分小区党组织办公靠借用、租用物管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工作用房,服务党员群众没有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

◇ 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完善以城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必须将小区党建工作作为重点领域来抓好抓实,从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底、不断延伸。

(一)在体制机制上动大手术,让党组织有底气、有平台领导社区治理。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必须要在法律上明确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机制上厘清治理主体的职能职责,在空间上形成整体协同的治理架构。一是完善政策法律支撑。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小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写入党的规章制度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旗帜鲜明加强对小区内其他组织的领导,推动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负责人通过合法程序交叉任职、三向进入,实现优势互补、互融共赢。二是规范运行体制机制。明晰细化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具体职能和权责清单,形成小区党组织领导、业委会主导、其他组织多元参与的“1+1+N”治理体制。同时,在物业公司大力开展党建工作,将党员员工比例、物业公司支持党组织工作情况等,与公司资质评定直接挂钩,作为考核续聘条件之一。建立健全利益监管、协调沟通、矛盾化解等机制,扩宽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方式渠道。三是优化城市治理单元。建立行政区域划分与人口数量变化相匹配的调整机制,以管理事务、人口体量、地域空间等为依据,科学划分治理单元,及时调整乡镇、街道、社区建制。对城市化较高的中心城区,成立街道党工委专辖专管,改变以往乡镇党委对社区治理不一不专的局面。及时将符合升格条件的社区调整为街道、小区调整为社区,给予足额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构建“街道—社区—小区(片区)—楼栋”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二)在创建模式上做大谋划,因势利导探索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多种治理模式。小区情况千差万别,群众诉求更是复杂多样。加强小区治理,必须在坚持党组织领导的绝对前提下,充分发挥各类群体、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多种治理模式。一是对于成熟商品房小区要发挥好“润滑剂”作用。该类小区居民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个人素质以及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和小区自治化程度相应较高,对于此类小区,党组织要主动融入现有治理体系,主动发挥党组织链接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上级党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连通上下、协调各方。要适当赋予小区党组织一定的行政事务代办权利,将部分社区党组织功能下沉一级。二是对于新建成小区要发挥好“领路人”作用。要按照采集业主入住信息时,同步登记党员信息,同步物色书记人选,同步收集居民诉求的“三同步”原则,以街道、社区为主导,在符合条件的小区率先成立党组织。在法律制度框架下,牵头筹建业委会,选聘物业服务公司,购买社会服务,从一开始就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依法治理体系。三是对于村转居、安置小区、老旧院落等特殊小区要发挥好“吸铁石”作用。针对这类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较低,存在熟人文化、“圈子”派系等情况,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凝聚社会力量、热心人士等各方资源,推行机关“双报到”优先倾斜、党员志愿服务作为补充、街道社区兜底补位等模式,加强对小区的有序治理。

(三)在作用发挥上花大功夫,规范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建立组织是基础,作用发挥是关键。只有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服务功能,得到党员、业主、其他组织的认可支持,小区党建工作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一是教育管理党员。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的执行,充分发挥支部的主体作用,开展多形式的组织生活;将机关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向小区延伸,鼓励引导党组织关系不在小区的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发挥作用,探索将党员干部“双报到”情况和8小时外在小区的现实表现作为提拔任用、评先选优的有益补充。加大对小区党员的关心关爱力度,建立有特殊困难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有重大疾病必到等经常性走访慰问党员制度,激发党员身份意识和自豪感。二是团结凝聚业主。通过走访面谈、微信、QQ和会议等方式,收集了解小区居民的个人诉求,协调各方力量为小区商户、居民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探索民事代办在小区等直接服务。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家风家规评比等,弘扬传统美德成风化人,培育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性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凝聚人气人心。建立小区议事会机制,协调纠纷、化解矛盾。三是服务其他组织。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上传下连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沟通协调解决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的矛盾纠纷、困难问题。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职能部门、驻区企事业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小区圆桌会议、坝坝夜谈等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激发群体性内生动力,形成共驻共建、共荣共享的良好格局。

(四)在要素保障上下大力气,让党组织有人、有场所、有资源参与小区治理。提高小区党建水平,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支撑。深化小区党建工作的进程中,必须逐步形成治理重心下沉到小区、人力智力投入在小区、资金资源保障在小区的格局。一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人抓。通过小区在册党员选举一批、社会招聘产生一批、上级党组织派任一批、“双报到”党员兼任一批、递进培养储备一批等方式,加强对小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育选任,重点从小区退休党员、热心党员和行业带头人中培育后备人选。将小区党组织书记纳入财政供养干部职数,落实基本待遇报酬,同步享有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定向招考权利。把小区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考核范畴,从严压实责任。二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钱抓。按照小区党员、群众人数和小区规模,落实一定数额的党组织办公经费和服务党员群众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小区党费返还制度,视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党费补助。鼓励通过社会捐赠、设立小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小区治理。三是要保障小区党建有阵地抓。将小区党组织党群活动中心用房保障列入法律法规,由开发商按照不低于房屋建筑总面积的千分之二的比例进行优先保障,列入交房验收项目。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整合利用物业服务用房、业主委员会议事活动用房资源。

  以上是《课题调研-关于小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的思考》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小区、党组织、党员、治理、社区、群众、发挥、作用,希望对大家有用。

范文网参考手机移动版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范文参考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范文参考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TOP100范文
范文参考网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cw.cn#live.cn (注#改为@) QQ:970873901
范文参考网 | WAP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投稿指南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Copyright fw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